同樣88災民 茶山鄒族小農要以自產「良食」回饋北部泰雅爾族同胞20150817 | 茶山良食(阿里山茶山雜糧產銷班)

同樣88災民 茶山鄒族小農要以自產「良食」回饋北部泰雅爾族同胞20150817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阿里山鄒族部落,受災期間泰雅爾族青年曾徒步背負物資到樂野、里佳、山美部落,更不畏危險渡河挺進茶山部落,溫暖鼓舞了受災的鄒族人,這群鄒族小農於2010年成立「茶山雜糧產銷班」種植傳統作物,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站起來的機會」。

2015年,同樣是8月8日,蘇迪勒颱風重創北部泰雅爾族人居住的部落,「茶山雜糧產銷班」鄒族小農感念泰雅爾族同胞曾給予的溫暖支援,希望能將「茶山良食」送進泰雅爾族災區部落,因此透過「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結合同為921災後成立「東勢果本山農組合」發起認捐,將茶山有機雜糧和東勢無毒水梨以優惠價格捐贈給蘇迪勒受災部落及服務弱勢的機構團體。

歷經受災經驗 充分體會期待新鮮食物的渴望

代表華碩文教基金會送茶山良食給高雄桃源區弱勢家庭。(圖/劉南應提供)
代表華碩文教基金會送茶山良食給高雄桃源區弱勢家庭。(圖/劉南英提供)

每逢災害發生,不少熱心民眾、公益團體都會捐贈泡麵、乾糧、杯水供災民使用;但從事募款物資多年的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理事長劉南英卻不斷思考,是否接受贈與的災民有不同需求?而贈與的物資是否能由信譽良好卻苦於缺乏合理利潤的生產者提供?

在劉南英和和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部落(Cayama)長老安啟信的嘗試下,他們成功於莫拉克風災後打造一套「三贏」模式:讓各界捐贈的善款可以用合理價格向全台小農採購安心、無毒的食材;再依地方社福單位、教會或學校提供的資訊,將安心無毒食材供給弱勢家庭兒童、獨居老人、高關懷青少年和身障人士。讓一筆愛心捐款同時發揮支持農友友善耕作,讓弱勢也能享受新鮮食材的雙重功能。

從「受災區」、「重建區」到「援助區」 茶山部落用農業重拾自信

時間回到6年前,莫拉克重創南台灣,和高雄市那瑪夏區只有一水之隔的茶山部落,也是受災區。當時路斷橋毀,倚靠觀光發展的部落瞬間蕭條;儘管當時各界善款不斷,部落卻一直沒有獲得更多資源進行重建工程。

因緣際會曾經成為「茶山媳婦」的劉南英,透過自己對部落文化與生活的了解,與部落長老安啟信找來15位族人共組「阿里山茶山雜糧產銷班」,從有機種植傳統原生種的「香糯米」、「紅糙米」等作物,作為部落產業重建的開始。6年光陰過去,部落從「等待資源」,逐步走向「產業生產」,近年還能「參與公益活動」,幫助其他弱勢,打造公益三贏平台。

回想打造公益三贏平台的過程,劉南英表示在莫拉克災後重建初期,她並不僅滿足於重建部落農業,而是不斷思考「怎樣長久經營。」她說,「其實台灣的善款很多,是不缺乏『捐款者』的,但如何用、如何分配給真正所需要的人,卻至關重要。」

劉南英解釋,許多時候企業會以大量採購的方式試圖為災區盡份心力,立意甚美卻也有侷限。像是受災戶可能已經接受到大量的杯水、罐頭、泡麵、乾糧,「要不是吃怕了,就是不新鮮,或是分配不均。」雖然捐贈真空包裝的食品是為順應災區環境的限制,「但我們能再更進一步滿足『需求者』嗎?」

為此她在2010年的時候做了一項「鱸魚實驗」。她透過自己的臉書向親友募款,表示「每1000元的善款,將供給12戶阿里山鄉受災戶吃『鱸魚』,」想不到最後收到2萬元的善款,加上額外的善心物資捐贈,竟然供給了480戶災民各一尾新鮮「鱸魚」。

劉南英回憶,「那時候收到鱸魚的災民好興奮,一直說想不到在山區又是受災區,竟然還能吃到新鮮海產。」

更難能可貴的是,「鱸魚」來自她認識的雲林台西漁民所提供。劉南英記得,「漁民和我說盤商價是12條鱸魚600元,還曾經被盤商倒帳過」但當時她原來以1000元的價格收購12條鱸魚,漁民還是堅持以盤價提供,多出的金額當成他捐贈響應。因此,這些捐款無形中增進了生產者與受助者的正向能量,形成一個「捐款者捐1000元,購買生產者提供安心食材,再回饋給受贈者」三贏架構。

茶山良食送到互相打氣的好鄰居~那瑪夏區的布農族人。(圖/劉南應提供)
茶山良食送到互相打氣的好鄰居~那瑪夏區的布農族人。(圖/劉南英提供)

茶山雜糧產銷班與華碩文教基金會響應 劉南英:希望媒合更多生產者、弱勢團體

「鱸魚試驗」讓劉南英相當興奮,與農友及其他社會工作者籌組「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試著媒合更多生產者、弱勢團體加入這個架構。去年底知名的華碩文教基金會和劉南英接洽,捐贈協會20萬元採購茶山雜糧產銷班的「良食組合」,而產銷班本身也加碼再捐贈10萬元,利用這些捐款提供新鮮農產品扶助了嘉義阿里山鄉、高雄桃源區、屏東長治百合園區、桃園市復興區等419戶弱勢原鄉家庭。

果本山農組合的重要推手和窗口曾光明(左)與孫昌楙(右)協助推廣每一個果本農民的優良水梨。(圖/劉南英提供)
果本山農組合的重要推手和窗口曾光明(左)與孫昌楙(右)協助推廣每一個果本農民的優良水梨。(圖/劉南英提供)

除了既有的茶山雜糧產銷班,劉南英還透過各地方教會、教養院、社區組織認識生產蔬菜、水果、漁產的農民。她說,許多教會教友本身是農民,或是牧師關懷的對象是農民,有他們參與,也能協助把關農產品生產品質。

最近3年合作最密切的是台中東勢「果本山農組合」成員孫昌楙夫婦生產的高接梨,就是透過台灣美門關懷協會的平台,去年已分享給67個地方教會、教養院,再分送給課後照顧班的弱勢孩童、獨居老人、身障人士、失業失志中年家庭成員手上。

「平常收慣泡麵、罐頭等捐贈物資的弱勢朋友,看到一顆市價100元、和臉一樣大的水梨,那種歡喜的表情和『鱸魚試驗』一樣讓人難忘。」劉南英高興地說。為了確保愛心物資確實送到弱勢家庭的手裡,劉南英和安啟信也會盡可能親自拜訪受贈家庭。

感謝北部泰雅爾青年在莫拉克風災付出 茶山鄒族要回饋蘇迪勒災民

這次蘇迪勒颱風重災區主要分布新北市的烏來、三峽與新店以及桃園市復興鄉,大多數是泰雅爾部落同胞,阿里山鄉茶山雜糧產銷班成員曾經在莫拉克風災期間接受泰雅爾族青年運送物資協助,為了回饋當年的恩情,這次透過台灣美門關懷協會結合東勢果本山農組合發起送暖行動,要以優質的茶山有機良食和東勢無毒水梨做為本次良食捐贈的標的。

劉南英說,兩個單位的農民除提供售價20%的優惠參與捐贈,也希望拋磚引玉,有更多的愛心資源能夠投入在本次的送暖行動中。有興趣的朋友可電洽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理事長劉南英,電話:0911-246175、02-23215130 信箱:beautygate0722@gmail.com,或是直接到「社團法人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臉書粉絲團進行了解。

資料來源:上下游News&Market  by 上下游記者 潘子祁 on 2015 年 08 月 17 日 in愛地方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4520/